2019年4月8日星期一

教學的夢與想

08/04/2019 | 星橋 Blogger Stefan

在修讀教育學位期間能兼任星橋教育中心導師,是一個寶貴的經驗,這個經驗亦有助我現時在小學從事教學工作。

成功成為一所學校的視覺藝術科老師可謂達到了我人生的首個目標。這讓我想起凱瑟琳‧漢娜(Kathleen Hanna)的一句話「找到你真正喜歡做的事,並把它與你真正關心的事物結連。」毫無疑問,我衷心喜愛藝術,同時亦十分關注現時的孩子如何學習藝術。我只希望和每一位分享我所有的知識,尤其是小孩。我深信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亦能做到教學相長。

現今教師的工作極具挑戰,不但要處理教學,還要處理各樣行政工作以及家庭與學校的溝通。雖然如此,每當在課堂上看到學生的笑容,就感到教學工作是充滿樂趣的。

我決心繼續透過閱讀、進修和創作藝術品來不斷裝備自己,以便在生命各階段追求不同目標。

終身學習,因為學海無涯;活得精彩,因為生命無常。



2019年1月15日星期二

提升溫習持久戰鬥力

14/01/2019 | 星橋Blogger Ivy Wong

溫習得太疲累,禁不住打瞌睡,缺乏動力堅持下去…… 相信大家都對上述情境都不陌生。在戰鬥力不足時溫習不單難受,吸收內容的效率也大幅下降,溫習成效大打折扣。究竟有甚麼竅門可以讓讀書時的專注力更耐用、更持久呢?

相比起懸樑刺股這般強迫自己在疲憊中咬牙硬撐的方法,適當和充足的休息更有助於讀書時持久作戰。休息的頻密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習慣每小時休息15分鐘,有些則每半小時休息5分鐘。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可以了解到自己學習時專注力的分佈,逐漸養成規律的作息。我考試時習慣每溫習完一個完整的課題休息15 分鐘,這讓我避免了之後打瞌睡的情況。

香港很多學生在臨近考試時「開夜車」,其實學習成效很低。大腦在我們睡覺時將新吸收的知識作鞏固、整理,缺乏睡眠反而令第二天的狀態更差,不能最好地發揮。更可取的方法應該是根據自己的弱項和考試的先後次序提前編排溫習時間表,確保有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和透徹地理解內容。

休息的關鍵是暫時抽離出學習的模式、放鬆繃緊的頭腦。所以最理想的休息是讓自己離開學習的環境或空間(例如溫習的房間、桌子等等),這樣既可以使原本專注讀書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也可以避免在該學習環境休息後難以再次集中精神。

以往在香港我大多只和同學出去聊聊天、吃個飯作休息,來到澳洲後發現他們的休息也別具一格:不少人喜歡到戶外的大片草地躺著發呆,也有人三五成群地與朋友坐在一角喝咖啡。週末時大家都儘量避免學習和工作,預留時間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在家裡的後花園燒烤、到沙灘曬日光浴、到公園裏的草地野餐…… 休息的方法五花八門,從最普遍的看看手機裏社交平台的更新,到去附近室外的公園閒逛一會兒。只要聽從你內心最想做的事,在休息時好好享受,之後的學習定必事半功倍。


2018年11月27日星期二

考試不再死背書的溫習攻略

17/11/2018 | 星橋Blogger Ivy Wong

考試前將內容通通擠進腦海裏的過程,是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煎熬。以下向大家傳授幾個溫習的攻略,希望能幫助大家打倒「死背書」的惡夢。

第一招:影片記憶法
將內容轉化成一幕幕電影畫面,按照順序構成一部完整的短片。這個方法特別適用於背默課文。例如課文是描寫景色,就可以想像鏡頭順著描寫的先後次序慢慢移動,例如先近距離拍攝楊柳樹,再移到旁邊碧綠色的湖泊等等。

第二招:逐頁掃描法
方法類似第一招,溫習時像掃描器般將課本每一頁的內容(包括標題、圖片和特別字眼)都印入腦海中,考試時想像把書本翻到相關的頁數,再回想當中詳細的內容。這一招適合需要大量背誦資料的考試,例如常識科考試。值得留意的是沒有必要將所有細節(譬如圖片中的人物和幾行小字體的說明)全部記得鉅細靡遺,只需要記得大概的排版,能夠提醒自己重要的內容就足夠了。

第三招:聯想法
這一招適合記一些較難串連的內容,例如英文生字的串法。箇中巧妙的地方是需要有規律的聯想系統,令自己每逢遇到某個元素,就能馬上聯想到另一個提醒自己的元素。聽來複雜,但用起來卻是很自然。以記英文生字為例,每個字母可以轉化成不同的事物,形成完整的系統。若果遇到不符合拼音規則的生字,仍然可以靠聯想到一連串的事物來提醒自己它獨特的串法。


1. 沿著海岸線漫步
2. 抬頭望向蔚藍的天空

3. 再望向沙灘上休閒的人群

要養成的習慣 (一)

20/11/2018  | 星橋Blogger Ivy Wong

我當私人補習導師時,家長們幾乎都會問:「有甚麼方法才能令小朋友的中、英文成績進步?」我每次試著提議:「或可嘗試讓他挑幾本課外書看,以及看看英文的電視節目......」

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助我培養閱讀的習慣。從我牙牙學語時,他們為我唸故事;到我認字後,他們特意抽空到圖書館為我挑故事書;到我升讀小學後,他們更會鼓勵我自己挑選圖書。我很感激他們令我的學習充滿趣味 :幼稚園時,他們會陪我一起唱英文和普通話兒歌;小學時,會介紹我看音樂劇和電影;日常還會趁乘車時,與我討論圖書中的知識...... 從這些我小時候視為消閒的活動中,我不知不覺地積累了比同齡孩子更多的生字和課外知識。

這些看似不太正式的學習方法還有另一個好處— 訓練語感,我一直到中學才發現這個好處。在我中小學時,幾乎每次默書都取得不錯的分數,其實我靠生字看起來是否「順眼」來決定寫法或串法,寫作時都靠句子唸起來是否「順口」來檢查文句是否通順 ,這箇中的原理正是語感。相比起課本內較拘謹的語言,課外書和電影裏的更為活潑。再加上唱歌和看電影時運用到多個感官,對句子和詞語所留下的印象也更為深刻。我就是這樣從小以不太正式的學習方法來打好語文基礎。


2018年11月16日星期五

獲得獎學金 = 高枕無憂?答案當然不是!同學仍須努力!

17/11/2018  | 星橋Blogger Ivy Wong


「嘩!你獲得了這筆獎學金,肯定天生很聰明,以後就不用煩惱學費和大學的學業成績吧!」不!獲得了獎學金絕不代表我可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反而提醒我要為自己的生活肩負起更大的責任。

在學業上,我相信沒有人能夠單靠天份取得最理想的成績。特別是在大學生涯,再沒有人提醒你甚麼時候要交功課,甚麼時候要考試,甚麼時候該溫習,甚至連你去不去上課也沒人管。要在這般學習模式中取勝,自律是箇中的要訣:你有自由作選擇,但同時也要承擔這些選擇所帶來的後果。正如我既然接受了這筆獎學金,也應要守住我會竭盡全力取得好成績的承諾。在生活上,繳付帳單、管理銀行帳戶、分配好時間等,這些以往通常由父母包辦的瑣事,如今全都落在自己的肩膊上。儘管獎學金的確減輕了不少經濟壓力,但我像與不少留學生一樣,都有在閒時打打工,一方面可以幫補一下生活費,另一方面也能為畢業後的工作積累相關經驗。久而久之,我們將會從備受照顧、依賴他人的學生們,逐漸蛻變成獨立處事、承擔責任的成年公民。

「學無止境」,我想這不但能套用於知識層面的學習,更可套用到人們從生活點滴中汲取經驗的學習。學習如何為自己現在甚至將來的生活負責,懷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去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香港卓越獎學金」面試過程及反思


25/10/2018  | 星橋Blogger Ivy Wong

要在每天高壓、繃緊的日程中,學會放下肩負的重擔,稍作放鬆然後正面迎接困難實在不易。在獎學金面試前的一晚,我原本以為會輾轉反側,整晚受著心理壓力的折磨。出乎意料的是,那一晚,我竟然睡得如平日一般沉。我定是教會了自己不要太過介懷結果,想著只是抱平常心到政府大樓裏長長見識,面試時盡力表現,才會睡得如此香。

面試當天,我和其餘兩位申請者向眼前來自不同界別的面試官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全力以赴去說服他們,我們為何應該得到這筆獎學金。他們問的問題圍繞著我們所學的範疇對香港的貢獻,我們對工作或義工經驗的感想,以及我們畢業後的打算。記得我當時與面試官們分享了我作為私人補習導師的經驗,談到這些「屋邨」長大的小孩在天真背後都在努力地學習、奮鬥。我簡述我希望畢業後能成為教育心理學家,去幫助各有著不同學習方式的孩子。聽著身邊兩位同齡的人訴說自己豐富的實習經驗和對社會獨到的憧憬,我不禁意識到每位年輕的申請人都熱衷於某一個學業範疇,並懷著回饋社會的使命感。他們每一位都堅守把夢想成真的信念,計劃如何由自身開始實踐改變社會的宏願。我們也應要提醒每一位學生:在努力學業之餘,同時要認識身邊的社會,勇於創造並實踐夢想!

2018年10月18日星期四

優異成績不等於「卓越」學生!!!


19/10/2018  | 星橋Blogger Ivy Wong



           不知道大家心目中的「卓越」學生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天天努力溫習、科科考滿分、年年考全級第一的高材生呢?為大家報導一則好消息:偶爾忙中偷閒、考試偶有失手、名次徘徊於中游的你,其實也可有機會成為「香港卓越獎學金獎」得主!讓我為大家簡述為何課外活動也是一個重要的「卓越」學生準則。

        「卓越」學生固然要學好課本知識,努力爭取好成績,但亦要與全人發展取得平衡,在課業以外發展個人興趣和技能。

          但優異的成績或名次並不能客觀地量度一個人的能力:全級第二十的同學可能比第一名擁有更好的性格特質、處事更懂得變通、對自己有更深刻的反思等等,這些在生活中反而更為重要的軟技能 (soft skills) 通通不能透過區區一個或幾個數字來斷定。往往,這些軟技能並不能從書本中學到,而是要通過課外活動個人的經歷、體驗積累而成的。參與運動比賽時所學到的堅韌,學樂器時所學到的精益求精的態度,作為課外活動領袖時所學到的承擔,做義工接觸到社會不同層面的人時所改變的人生觀,活動當中遇到挫敗時學會如何面對或解決…… 課外活動教會我們的不是獲取好成績必須的課本知識,而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態度。

          寫給大學的個人陳述 (Personal Statement) 中,通常要預留一段寫課外活動帶來的得著和反思。獎學金面試其中一條的問題問道:在課餘時間,你怎樣裝備自己去迎接大學課程?「卓越」學生應不再局限於學業上的卓越,更需要透過課外活動累積終生受用的特質和價值觀。